“特响炮”博鱼体育官网的神秘配方

  本报综合消息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一些地方烟花爆竹的生产也进入了旺季。记者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日前在广西宾阳县调查时发现,当地鞭炮市场上批发的一种名叫“特响炮”的鞭炮销路非常好。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们,这些“特响炮”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威力大,燃放时声音比普通鞭炮响得多。

  记者注意到,这种标称为“特响炮”的鞭炮是宾阳县国泰爆竹厂生产的。那么,这种鞭炮的和普通鞭炮相比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决定前往国泰村进行调查采访。

  到达国泰村后,村民告诉我们,由于国泰爆竹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早在一年多前就被吊销了生产许可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鞭炮虽然还打着国泰爆竹厂的牌子,但都是村子里的一些私人加工点生产的。

  记者了解到,加工点生产的鞭炮特别响,主要是因为火药的配方不一样。几经周折,记者才打听到,由于在配制火药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因此村里的加工户在配制火药时一般选择在一片偏僻的空地上进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找到了配制火药的地方,这里杂草丛生,四周有一些废弃的围墙。

  在一处灌木丛的后面,一个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配制火药。记者注意到,老板和其他几个围观的工人与配制火药的地方始终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不敢靠近。

  那么这种火药到底是用什么配制的呢?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从现场抽取了样品,检测后发现火药里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由于氯酸钾是一种炸响剂,化学性能不稳定,容易爆炸,消费者燃放用氯酸钾制作的鞭炮容易被炸伤。因此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在鞭炮生产中使用氯酸钾。

  记者在国泰村调查了十多家爆竹加工点,发现这些加工点都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氯酸钾生产鞭炮。不仅如此,这些加工点生产鞭炮已经形成了上药、插引信、结编、包装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在这个加工点记者看到,火药配制好后,工人开始上药。工人上药时格外小心谨慎,在搬运鞭炮时走路行动都很缓慢,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工人告诉我们,上药车间里十分危险,除了操作人员外,不允许外人进入。

  为了保证消费者燃放鞭炮的安全,《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鞭炮的引信引燃时间应当为3—6秒。但是在这个加工点里记者注意到,结编好的鞭炮的引信很短。

  记者随机抽取了一挂鞭炮在远离加工点的空地上做了试验,还没来得及跑出安全距离,鞭炮就响了起来。

  这些鞭炮加工点的老板也清楚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十分危险,那么为什么还要冒险使用氯酸钾呢?一位鞭炮加工点的老板向我们说出了实情,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不仅响声大,更重要的是价钱便宜。2002年以来,国家在鞭炮生产中推广使用稳定性较好、安全的高氯酸钾,代替氯酸钾,但由于高氯酸钾比氯酸钾每吨贵2000多元钱,村里的鞭炮作坊很少使用高氯酸钾。

  调查中记者注意到,村里的这些鞭炮作坊生产很不规范,在有的加工点里,成箱的氯酸钾被随意地堆放在地上,有的工人在厂房里随意地吸烟。而且这个加工点的生产车间和居民区混在一起,与隔壁的一家幼儿园相隔只有几米远。

  在宾阳县记者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还对福林村、务本村和下何村的30多家鞭炮加工点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这些鞭炮加工点不仅都没有任何合法手续,而且还在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这些鞭炮加工点都在加班加点生产鞭炮。这位老板告诉我们,仅福林村一个村每天往市场上销售的鞭炮就有四五车。

  在福林村的一家规模较大的鞭炮加工点记者看到,这里生产的鞭炮包装上没有厂址、产品的数量、规格,也没有燃放爆竹安全的警示语。老板告诉我们,由于这些鞭炮打着湖南产、广东产、贵州产的牌子,在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南方市场十分畅销。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抽查了广西、福建、湖南等7个烟花爆竹生产区、主销区120家企业的120种产品,其中有52种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博鱼体育平台

 

TEL

400-123-4567
138-0000-0000